科学与文明之问:12个误解最深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10-14 08:31 点击次数:84
我本次报告重在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意在抛出“靶子”,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我将提出三方面的议题,每个方面又涵盖四个具体的问题。
科学是什么
这是基础问题,在对科学的认识上无法达成一致的话,再讨论其它科学与文明的问题就容易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围绕“科学是什么”,我提出四个更为具体、深入的问题。
01. 科学怎么定义?
科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科学是继承古希腊理性传统,经16-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而形成的,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思想系统和知识生产过程以及相应社会建制。
同时必须明确,科学只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系统中的一种。本系列演讲中,除了特殊说明,讲到“科学”,即指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数理与实验科学。
02.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在当今还发挥多大的作用?
内部动力指的是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科学本身发展惯性;外部动力是指社会需求、国家利益、政策驱动等。
许多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外部需求的驱动力越来越强大,发自科学家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弱,乃至基本消失。
但我更同意另外一部分学者的观点,即内部动力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且当下仍不乏在内部动力驱动下做出的重大科学成就。
03. 科学是中性的吗?
在现代科学刚刚产生时,培根就讲过:“科学真正合法的目的,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又比如科学家拿动物做实验,首先就已经确认了人的价值高于“非人”。
因此,可以用默顿的话来理解:“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
科学是否为中性?这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它会影响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
04. 当前科学是否正处于突破期?
科学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根本性的突破,是很难预测的,唯一能做的是认真考察科学的演化(evolution),弄清楚科学从哪里来,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从而对科学将到哪里去,得到一些有益的猜测。
如果科学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图景的变化,人对世界的认识产生根本性改变,这样才算科学发生了突破。
科学与文明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里面涵盖了4个具体问题。
05. 什么是文明?
提出文明就是人类文化中的积极成果,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表现为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风尚。
文明发展的特点是多元的、不均衡的,并可分历史阶段的。因此出现了以不同地域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来划分的所谓各种不同文明。例如古代四大文明、轴心文明、亨廷顿提出的当今七大文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各种宗教文明等。
文明的多元,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和美好;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产生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是可以理解的。
06. 追随科学是否一定追随西方文明?
科学源于西方,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无疑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与特征。可以说“科学贴有西方文明的标签”。
但是,科学与西方文明不应该划等号。因为西方文明的进步不仅仅取决于科学,非西方文明进程更不完全取决于科学。科学在文明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脱离不了很多其它因素,那些因素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
各文明相互包容,在碰撞中融合,才能使人类文明更快进步,更加美好。
07. 科学是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影响文明?
现代科学的发展促成了三次重大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但这是不是科学影响文明的唯一途径呢?显然不是。因为科学还对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产生根本性影响,科学具有超出功用的智慧和超出技艺的价值。现代科学的产生推动了人本主义与现代哲学的产生,人类对自身在自然中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08. 人类社会能够控制科学发展的方向吗?
有人形容现代科学一旦产生,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它的走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科学能否解决自身带来的问题?比如当下的问题,信息技术越发展,信息安全面临越大的挑战。有人认为,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科学还不够发达,没有更为强大的能力来控制住科学,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但也有人认为,科学不可能找到所有办法解决自身带来的问题。
如果科学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人文对科学的控制和驾驭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科学与文明在中国有什么特殊性?
对此,我也提出四个具体的问题。
09. 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
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
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把科学定义为以牛顿为代表的数理实验科学,也就是西方现代科学。因此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
纠缠于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讨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科学。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
10. 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科学的发生与发展吗?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多年来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但意见分歧较大。多数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产生科学是不利的。
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仅有不利影响吗?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也存在一些有利的影响。
把国家和个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自然地融合在科学家的精神中、流淌在血液里,这种特点是其它国家的科研人员没有的。恰恰是这样的家国情怀,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中国科学家的风骨和境界。
11. 当前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和地位?
对于中国科技的评价,经常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是“厉害了我的国”,另一个是全方位被“卡脖子”,在两种评价之间摇摆不定。我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由“当前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和地位”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论我们有什么争论,有一点是有普遍共识的,那就是迫切需要开展战略研究,收集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据此制定相应的规划,落实具体措施。
12. 当前推动中国科学发展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
是增加经费投入吗?是政策出了问题吗?
我认为比前面两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原因看,我国现代科学的培养土壤并不肥沃。如果不推进科学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科学素养,难以出现更多科技原始创新和突破性成果。
目前许多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解决的抓手在哪里?想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但不见得是不可为的。只要去做,哪怕不能完全解决,比目前做得好是可以的。这也是我卸任后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中的初心,希望中国科学文化的土壤能逐渐肥沃起来。
近代“赛先生”(科学)概念传入中国已有一个多世纪,然而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多误区,从来没有消除,只是在百年间不断地强调中反复撕扯。科学文化的土壤——科学精神的培育从来都不容易。技术落后,只要有榜样、有路标,就能追赶上来;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以直接“拿来”。
但是,科学精神,却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它是当下时代清醒地生活、面对未知变化,拥抱现代文明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科学精神只能从个人开始,从坚持真理的追寻、拓展自然的好奇开始,耐心培育,小心呵护——给孩子从小种下好奇的种子;在家庭中培育求真的氛围;面对公共话题和社会事件,坚持理性独立的思考……
然而,这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哪怕是在21世纪的今天,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正如饶毅所说:“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才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当下,重新理解科学,已成当务之急。我们亟需一套正本清源之作,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科学精神,让个人从根本上远离时代的盲目与无知;进一步唤醒对自然的好奇和对真理的追寻之心,让个人走向理性与强大。
《剑桥科学史》,就是这样一套书架上必不可少的“科学经典”。它是一套科学精神入手,破解科学谬误、形塑科学土壤的典藏版世界科学通史:
◎从科学精神入手,回应科学与文明的百年争论
近百年来,有关科学的种种争论,表面上关乎的是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实际上,关乎的是对人类文明演变、对现代文明常识的理解和认知。
科学精神是从古希腊理性与自由的土壤中诞生,科学精神的历史,可以看做是理性和自由在人类文明演变中的历史。重新审视科学和科学精神,正是遭遇西方科学数百年后,我们仍亟需补上的一堂现代文明必修课。
◎走出种种科学误区,看清未来走向的醒脑之作
对科学的认识之所以会走进种种误区,是因为,我们从未完整地看清科学在文明中的全貌。这套《剑桥科学史》还原的,正是科学最真实、最完整的样子——书中不仅理清了科学与技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更在每一章节中,完美结合了科学理论与人文思考,堪称一套全面厘清对科学的种种误解的“醒脑之作”。
相关资讯